好多资源哦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22|回复: 0

自我调养一年后,血管斑块消失!医生:关键是做好这几...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3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斑块不用治?自我调养一年自行消失!
这位女士是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、老年病科主任郭艺芳教授的一位患者,年龄60岁左右,当时是体检的时候意外发现左侧颈总动脉有一个粥样斑块,而且胆固醇水平较高。
然而短短一年后再次复查时,斑块直接消失了,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也得到控制,降到了2.01毫摩尔/升,她 是怎么做到的?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一、60岁后,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100%!
近年来,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越来越高,也间接刺激了心梗、脑梗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,而且相关死亡风险也在逐年上升,据《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(2022)》统计,我国疾病死亡病例数中,几乎每5例就有2例是因为心血管病。其中血管斑块的存在已经成为血管健康严重威胁。
血管斑块的成因并不是单一的,而是综合因素影响下的结果,可能是年龄、家族遗传、不良生活习惯自身高血压、高血糖等基础疾病共同作用下,持续损伤血管内皮细胞,随着血液中的脂质和胆固醇不断沉积,逐渐形成斑块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斑块的淤积会缩小血管腔径,不利于血液循环,可能造成局部供血不足。而且斑块不止会长大,还会有破裂风险,一旦斑块裂开还可能会引起血栓,增加急性心梗、脑梗等严重心血管事件。
虽然全身的动脉血管都可能长出斑块,但从危害性来说,颈动脉斑块的风险更大。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往往预示着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风险,权威期刊《柳叶刀》子刊曾发布过相关研究,其中统计的数据显示,仅2020年我国就有近20亿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确诊患者,而且主要集中在40岁-60岁及以上人群中,其中60岁以上群体检出率几乎达到100%!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二、常做的4件事,是在“加速”血管堵塞!
其实血管健康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,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坏习惯,正在悄悄血管搞破坏,尤其是以下这4件事,劝你日常最好少做。
1、久坐少动
长期久坐少动,随着血液循环变缓,血液黏稠度增高,随着血管脂质垃圾沉积,血管弹性变差,也会加速斑块形成和动脉硬化风险。
2、抽烟喝酒
烟酒已经明确成为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危险因素。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朱翠玲表示,吸烟摄入的尼古丁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血压水平,促使动脉硬化发生,而大量饮酒不仅伤肝,还会影响脑供血,减少脑血流量,增加脑梗风险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3、 “四高”饮食
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李倩倩指出“四高”饮食也就是常见的高糖、高油、高脂、高盐,是引起高血糖、高血脂、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是高危因素,长期保持这样的饮食习惯会进一步增加胆固醇、血脂附着血管壁上,增加动脉硬化,严重可能引起血栓、心脑梗等风险。
4、经常熬夜
长期熬夜的人血压水平会不断上升,同时心率也会大大加快,为了满足身体供血需求,心脏负担会进一步加大,当心脏一过性缺血,就会引发冠脉粥样硬化和斑块不稳定等风险。

三、一旦血管斑块形成,还能缩小甚至消失吗?
在多数人认知里,斑块一旦形成是不能消退的,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,这一情况也有了改善。中国解放军总医院的医学专家们在期刊《RCM》中给出新答案,认为通过合适的干预手段,动脉硬化斑块也可以实现“消退”和“逆转”。
目前临床上对于斑块消退的定义,只要符合斑块变小,血管内腔直径增加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体积减小,以及斑块易损性相关标志物降低,都属于斑块消退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好多资源哦

GMT+8, 2025-7-21 21:47 , Processed in 0.083943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